新能源的“新”不是指能源是新的,我们现在所发展的新能源其实都是古老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比如用来计时的日晷,风车灌溉,温泉等。但人类从未大规模使用或者说用古老的方法产生的能量在这个信息时代并不适用。于是,对古老的能源我们便有了新的探索,新的发展。
首先是新材料,比如,光伏发电的钙钛矿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电池,还有一些可塑性好的高分子电池等。又或者是光热发电的玻璃要求保证镜面反射率高,能抗风暴之类的。还有风力发电的叶片,则需要密度小,成本低,弹性及旋转的惯性好等。这些都需要研发新型材料。
其次是新技术,有了优良的材料,我们便需要新技术,将材料应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正在流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收集的巨大能源储存起来的技术,我个人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大问题:一是续航里程,二是电池笨重,三是充电桩不够完善没普及。新能源汽车如果将车顶,车身,及挡风玻璃做成光伏发电,用太阳能发的电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电能的一个补充及尽可能大份额的补充。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容量有限,电池笨重,使用寿命短和再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汽隔热降温的问题。这些都是新技术需要突破的。
新模式也是能源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使用的新能源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但是会存在自然因素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于是能源之间的合作,开发能源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青海省共和县大型光伏发电站,因为杂草丛生导致光伏发电效率变低,于是便开创了既发电又养羊的模式,用羊吃掉杂草来免除割草的费用,光伏电池顺利发电,同时还可以给牧民带来收入。还有在福建的丘陵地貌,用光伏发电板隔离出一块块梯田,发电的同时种植,浙江鱼塘发电同时养鱼,何乐而不为?
能源之间合作互补更是新能源的重中之重,光伏发电受到时间与天气影响很大,导致输出电力不稳定。于是便有了光伏发电与水力发电的阴阳互补。白天共和县光伏发电,晚上龙羊峡水电站发电,保证电力稳定输出,这是新能源利用互补合作新模式弥补自然不可控因素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华北平原将风能和光伏紧密结合,风机和光伏装上电池,组合联合发电体,在天气好储能,天气不好的时候输出,维持电网稳定功率。
利用这种新模式,新能源逐渐弥补不足,逐渐“新”起来。
新能源的“新”告诉我们这些能源蕴藏着巨大潜力,也提醒着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