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安号掘进超两千米,智能系统成攻坚利器

资讯 阅读:- 来源: 2025-08-20 12:05:32

8月19日,引江补汉工程首台双护盾TBM——“江汉平安号”掘进里程突破两千米大关,单日最高掘进27.8米,刷新了引江补汉工程的新纪录。

在40.1公里超长隧洞中,“江汉平安号”承担着其中16.6公里的掘进任务。面对高地应力、高外压水、高岩石强度以及多断层、多岩性、多地质灾害的“三高四多”复杂地质条件。

项目团队加大智能设备应用,通过建立“地质—设备—人员”三位一体响应机制,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掘进作业都精准高效。

“智能设备的应用,让我们的施工效率大幅提高。”中铁三局引江补汉项目部总工程师符海斌介绍道。“我们每掘进50米就实施一次超前地质钻探。结合“超前钻探智能决策系统”,TBM就像装上了‘透视眼’,刀盘转速、推力、扭矩、岩屑等12项关键参数实时分析,在数字空间1:1还原掌子面前方50米的地质构造,精准预演断层破碎带、高压涌水区的分布形态,保障 “江汉平安号”安全穿越多处高危地质区段,实现了掘进效率的显著提升。”

在洞内46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操作手们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时刻监控着各项数据。“以前每一次更换刀具都像在走钢丝,”TBM主司机李师傅说,“但现在有了AI磨损预测和机械化换刀平台,我们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项目团队通过实施“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智能化技术,通过刀盘区域温度的异常识别,大幅提升了换刀效率和安全性。

引江补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提高中线工程供水保证率,缓解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这条穿越千里的“供水生命线”,不仅连通了长江、汉江流域与华北地区,更完善了国家水网格局,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晨 鹏波 郑毅)



推荐阅读:

分享至:
0 收藏